漫步在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余杭经开区”)的智荟动力公园,12公里长的环线滨水游步道蜿蜒其间,将中心湖、规划馆、文体中心等景观节点串联成线,形成了一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然而在20年前,这里曾因采石留下遍地的废矿坑,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0年来,余杭经开区所在区域以生态修复为基石、产业集聚为引擎、智能化转型为动力,走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是立区之本,也是经济命脉所在。近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余杭经开区企业曦诺未来推出了全球首款全自研量产的高自由度腱绳传动灵巧手,凭借出色的力反馈和跟随性能,成为全场焦点。这家由“院士领衔+博士主导+硕士攻坚”的企业,核心团队研究生占比超90%,其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项目更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成为余杭经开区“芯机能”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沿着“一智三新”(智能制造、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的轨迹,余杭经开区已招引吉利晶能等重点产业项目超300个,引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8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5家,规上工业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50%,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近年来,余杭经开区不断加快助力企业发展步伐,以“梯队培育、引育并举”为思路,推动智转数改全覆盖。走进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数字化转型的成果随处可见。工作人员通过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一键下单,原材料自动分配至各个工位,经过高温熔炼、连铸、挤压成型等精湛工艺,最终制成被誉为“工业万能胶”的高性能钎焊材料。今年年初正式启用的年产4000吨新型绿色钎焊材料智能制造车间,也成为其产能增长的核心引擎。
凭借在数字化转型中展现出的专业化设计研发实力与精细化制造水平,华光新材赢得了国家及省、市、区的高度认可。截至目前,企业已先后斩获余杭区制造业创新发展示范企业、杭州市模范集体、浙江省级“绿色低碳工厂”等荣誉,更成功跻身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行列,成为行业内兼具创新力与竞争力的标杆。
如今,在余杭经开区,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正积极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先进生产模式转型。截至目前,余杭经开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已达100%,培育省市级“未来工厂”数十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字化车间矩阵初具规模。
前不久,余杭经开区入选“浙江省可持续发展首批探索开发区”。余杭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发展,这里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工业符号到新兴产业地标的蜕变。未来,随着“芯机能”赛道的持续深耕与创新资源的加速汇聚,余杭经开区将持续在制造向“智造”跨越的征程上发力,书写向“智造标杆”迈进的崭新篇章。(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邹倜然)
股升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